“不是你撞的,干嘛要去扶!”说这句话的王浩法官,如今怎样了?-全球播资讯

2023-06-21 14:30:49 来源:世界上的名迹

整整16年过去了,王浩法官那句“不是你撞的,干嘛要去扶”这句话,想必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,现在的他过得怎么样了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南京的彭宇案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,但是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。重新梳理一下整个案件,视线需要回到2006年,案件的主人公彭宇乘坐公交前往公司,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下车,步行前往换乘点。

在这个时候彭宇听见了身后有声响,回过头之后,他看到徐寿兰倒在了地上。虽然这时候非常着急赶往公司,但是看到老人倒在地上之后,彭宇和陈二春一起把徐寿兰给扶了起来。徐寿兰被扶起来之后表示自己身上非常痛。

陈二春拿出电话给徐寿兰的儿子拨打的电话,等到徐寿兰的儿子赶到现场之后,他们三个人把受伤的徐寿兰送到了医院。在送往医院的路上,徐寿兰也是一再向陈二春和彭宇表示感谢,并且说自己不会连累你们两个的。

送到医院之后彭宇着急去上班,因此打了个招呼后,就想要先行离去。刚走到门口,医生就来告知病人,家属去交一下住院押金,这时候徐寿兰的儿子正在照顾母亲,彭宇表示自己去交住院押金,交了200块钱之后就匆匆回公司上班了。

原本这件事彭宇并没有放在心上,但是过了一个月之后,却接到了彭宇家属的电话。对方在电话当中声称是彭宇把徐寿兰撞到,现在需要赔偿医疗费以及各项损失,一共13.6万元。接到这个电话,一时之间让彭宇有点受不了。自己明明做的是好人好事,为什么对方要栽赃自己呢?

虽然感到有点郁闷,但是彭宇坚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,徐寿兰一家报了警,警察也对双方进行了问询,同时也对当事人陈二春进行了调查。

由于未达成和解意见,徐寿兰将陈二春告上了法庭。整个案件刚开始并不复杂,但是由于双方各执一词,而且事件已经过去了六七个月,无法找到当时的视频以及其他方面的佐证,所以一共开了三次庭。

第一次开庭的时候,只是双方提供各自的证据以及各自的陈述。第一次庭审时,对于彭宇来说就已经非常不利,毕竟时间过得太久,他没有办法去其他地方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。

重点要说的是第三次庭审,在第三次庭审当中,原先对于彭宇比较有利的一份警察的问询笔录竟然丢失了。这时候众人非常好奇,警察的问讯笔录怎么能说丢失就丢失呢?而且还刚好在第三次庭审的节骨眼。

虽然问询笔录丢失了,但是徐寿兰的儿子却表示自己当时用手机拍了部分照片,并且将拍摄的照片上传到了法庭,当时众多网友对比徐寿兰儿子的手机型号以及拍摄的照片规格,发现这两项并不匹配,也就是徐寿兰所提供的照片,根本不是他儿子拍摄的。

另外也有网友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线索,徐寿兰的儿子是一名警察,而且徐寿兰儿子上班的地方正好是丢失笔录的这个派出所。

证人陈二春到法庭之后一再向法庭表示,当时徐寿兰在路上就一再表示他不会连累我们两个人,并且自己根本没有看到彭宇撞徐寿兰。

最后法庭并未采纳证人陈二春的话,原因是彭宇有可能是在陈二春看见之前把徐寿兰撞倒。

并且也在这次庭审当中,王浩法官说出了那句至理名言:人不是你撞的,你为什么要扶?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说出这句话并没有什么,但是王浩的身份是法官,他说出这句话明显就意味着他在内心当中就已经将彭宇定为有罪。

另外王浩升为法官问出这句话本身就非常不合理,人不是你撞的,你为什么要扶?

这句话把彭宇问蒙了,自己难道就不能因为见义勇为?难道就不能因为好心?彭宇向法庭表示当时自己是出于好心,但是这句话并未被王浩法官采纳。

最终王浩法官判决彭宇承担40%的责任,认定彭宇撞了徐寿兰。

事件过去三年之后,2009年的重庆,一位80岁的老人倒在了路上,老人倒的地方是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,但是并没有一个人上前主动把老人扶起来,更没有人拨打急救电话。

当时周围路过那么多群众,不可能没有一个群众生出怜悯之心,想要将老人扶起来,但是当他们即将迈出那一步的时候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脑海当中浮现了王浩法官的那一句至理名言,这才把自己的怜悯之心收了起来。

相信我们的社会是充满爱的,相信我们的法治也会越来越健全,同时也希望执法部门在办理案件的过程当中,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的处理案件,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当中注意保存证据,凡事多留一个心眼。

标签:

企业要闻

新闻快讯